ARQUITECTONICA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引领者
冰淇淋 | 2018-08-28 10:10
访ARQUITECTONICA 中国区总裁 朱立琦
ARQUITECTONICA 作为世界建筑设计界的翘楚进入中国建筑设计市场是在90年代初期。首先涉足的就是商业综合体领域。当时,香港在城市基础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高效的城市轨交网络、高密度的城市人口聚集、开放的城市商业管理模式、雄厚的经济基础这四个条件的聚集一堂,使得香港成为哺育新的建筑形式的摇篮。香港九龙塘的“又一城”作为ARQUITECTONICA 第一个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就是在这个时期成功开发的。
“又一城”的开发从设计的角度看,应该是“商品导向型”商场向“人流导向型”商场的一次转变和创新。地铁上盖、全天候城市轨交换乘体验、城市客厅、shopping mall、办公商场多功能综合互补、一站式购物娱乐文化、中庭交叉梯……等等这些当时首创的概念和建筑空间至今还在被建筑界发扬和复制。
1995年,随着中国和国际间学术界交流的进一步开放,在中国建筑学界的大力支持下,ARQUITECTONICA 的创始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Bernardo Fort-Brescia先生有幸在上海做了在中国的首次演讲。分享了对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也从上海这扇中国经济的窗户看到了中国未来几十年城市发展的契机。从哪以后,ARQUITECTONICA 便扎根上海,辐射全国,由朱立琦先生领航至今。朱立琦先生从小在香港长大并在美国求学,Bernardo Fort-Brescia是朱先生大学时期的老师,进而成为设计工作上的伙伴。在朱先生的潜心经营下,上海办公室成为ARQUITECTONICA 全球十大派驻基地中最为成功的海外分支之一,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50几个有业务往来的国家中发展最快,最壮大的。
正式入驻中国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线城市很快就具备了支撑现代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条件。ARQUITECTONICA 并未追求业务规模的盲目提升,而是立足于创造土地价值、发掘城市特点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的设计了诸如凯德龙之梦等多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结合区域文化,周边地理环境,让中国都市稳步赶上世界发达都市的脚步。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开始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全国范围的城市发展使得各个城市逐渐的都具备了支撑多个城市综合体的条件,同质化竞争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迅速而全面,在有些行业已然完全替代了传统实体商业的模式。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实践者和引领者,ARQUITECTONICA 开始探索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采用更多差异化的空间和体验化的消费模式。称为“情景导向型”的商业。
在广州,太古汇作为广州天河区的标杆型高端商业综合体,是这种新模式的一种实践。除了拥有之前两代综合体的既有优势,其屋顶的休闲平台结合了广州地域文化习惯的特征、商场内的业态风格更是高端消费潮流的聚集。更多的符号定义生活,更多地空间体验文化。
在厦门,邮轮码头商业综合体,结合了水岸文化、邮轮体验、城市观感,将城市的特点融入建筑设计,赋予每个设计无法磨灭的历史和地域痕迹。项目属于厦门的水上门户,背靠名胜双狮山,通过建筑形体挖洞切割等手法,形成风景画框,将厦门美景第一时间展现给世界。
同时项目位于城市绿轴之上,是厦门国际马拉松的赛段之一,成为厦门向世界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同时在业态组织上,各种互动空间和体验式的业态成为特色。包括冰雪世界室内真冰场、海洋世界水族馆、高清巨幕4D影院、极限运动中心、厦门夜市长廊、文化创意书苑。这些适合聚集、约会、消费的场所将会是未来商业综合体继续前进的引擎。
在西安,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的韵味,在大雁塔脚下设计了西安大悦城。将传统优质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将时尚、年轻和传统结合。成为城市新名片、网红打卡地。在西安大悦城不同的主题文化,携带着周边的辐射业态以群组、街区的形式展现在顾客面前。不同偏好、不同阶层的人群可以在商场内找到更适合自身的区域,将空间、美学、意境、概念融入设计之中,在日趋细分的市场趋势下,准确的把握年轻群体的消费命脉。
在上海,现代时尚潮流之都的瑞虹新城内,新的商业综合体太阳宫正在紧张的施工。4年之后一个孕育着崭新消费理念的商城将在北上海崛起。作为建筑设计师,设计的作品从构思到实现一般会有几年的周期,这就要求设计拥有更多的前瞻性。太阳宫除了拥有传统型城市综合体所包含的软硬件要素外,对于餐饮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发掘。
位于裙房5-7层的世界饮食文化城,其规模远超现有上海的各个综合体,其特色是将美食全产业链整体化引入。包括原料上的世界生鲜直送,制作上的各国风味定制,形式上的厨客互动,传播上的评比选秀、直播互联,文化上的沟通传承。成为兴趣和专业、原创和传统进行相互融合碰撞的场所,世界美食时尚的发源地。
在深圳,毗邻福田著名的莲花山和笔架山,近期竣工了深业上城。项目将绿色生态引入建筑,并且利用城市普通道路和高架道路的地形落差,设计了热带室外商业小镇型的上城和室内购物中心型的下城。在一个商业综合体内同时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体验,提供了更多的业态组合和选择,顾客可以方便的通过垂直交通体系往来于两者之间。
为了适应南方的气候特征,综合研究了街道尺度和建筑高度,完善了遮阳、通风等建筑技术问题,形成了一个温度适宜的室外购物环境,节能减耗,降低运营成本。在上城,以小镇的模式设计了快消类、时尚类商业街和各种互动广场,将办公塔楼、公寓、酒店相互联系;在下城,各种旗舰类商业聚集一堂,成为时尚消费的胜地。
“情景导向型”的商业综合体,除了将“人、商品、购物”这三个传统元素在物质层面做好做强之外,更将人们的思想融入建筑设计中。为什么人们有时会钟情于表面看并不现代化的城市传统商业街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所无法磨灭的无形文化。当这种记忆中的文化和新兴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结合,那么所谓城市地标就自然天成了。
勾勒时代恢弘蓝图,营造完美城市空间。在谈到未来3——5年发展规划时,朱立琦先生充满信心地说:“过去的20年,公司平稳发展,口碑良好。随着中国各个区域经济蓬勃发展,ARQUITECTONICA 业务遍布于中国各个城市。我们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我们的战略。我们现在拥有既懂中西方文化,又懂设计的国际型人才。公司10年以上的员工很多。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建设和升级是必然的,我们会配合大的经济环境去开发相应的项目。”
中国的建筑市场是世界的热点和重点。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纵观ARQUITECTONICA 30年中国征程,现代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主要是在中国。在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面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朱立琦先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一次次把头脑中想象的设计作品变成了城市里一个个流动的并富有人文情怀的风景。我们相信,在未来中国城市建筑的版图中,在犹如星河闪耀般的建筑作品中,那一道道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一定属于ARQUITECTONICA !
喜欢数码科技资讯的你,就记得点击订阅啦。
关注「锋潮评测室」微信公众号【微信号:fengchaopingceshi】,还会送上更多你想要的哦~